魏忠贤被杨涟骂得脸颊肉直抽,太监最忌讳的就是被人骂没卵子,这本是他们最大的遗憾,你这样骂他不等于拿刀直接戳他的心脏吗,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魏忠贤也正因为此与东林党人结下死仇,将本已十分激烈的明朝党争推向了白热化的地步,最后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六君子”被魏忠贤构陷入狱,受尽折磨惨死狱中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埋下的仇恨。
不过魏忠贤虽然心里愤怒到了极点,但却没有因此被激怒而丧失理智,反而因为杨涟正气凛然的怒斥犹豫起来了。此时的他可还不是后来不可一世的九千岁,他必须得考虑自己这样做的后果。
杨涟可没心思去管魏忠贤心里怎么想,见他依然没有让路,就准备继续痛骂他,这时郭致远却走过来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杨大人,不如让我来试试……”
郭致远之所以站出来一是不想杨涟把魏忠贤得罪狠了,重导历史的惨剧,更不想看到东林党和阉党的党争加速明朝的败亡,二是他要想在天启朝获得话语权,就免不了要和魏忠贤这位未来天启朝的实际掌控者打交道,趁现在魏忠贤还未掌权接触一下也好。
杨涟诧异地望了郭致远一眼,冷哼了一声,不过倒是没有再骂了,毕竟能把朱由校从乾清宫抢出来全是郭致远的功劳,如果他能说服李进忠让路自是最好不过。
郭致远走到魏忠贤面前,客气地拱拱手道:“这位公公,能否借一步说话……”
魏忠贤却是听说过郭致远的名气的,方才郭致远吼开宫门的时候他就门后,加上郭致远方才在乾清宫中的表现也十分抢眼,让他印象深刻,见郭致远对他如此客气倒是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走到一边,躬身还礼道:“候爷有何赐教?……”
郭致远微微一笑道:“赐教不敢当,我观公公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未来必定不可限量,对如今的形势想必也看得十分清楚,无论公公能否拦住我等,皇长子是肯定是要继位的,现在皇长子还年幼,李选侍或许还能控制一二,但待他成年之后,李选侍还能控制他吗?到时他若追究起今日公公阻拦他登基继位之事来,公公又当如何自处啊?……”
魏忠贤先是被郭致远戴了一顶高帽喜上眉梢,又被他晓以利害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朝郭致远躬身行礼道:“多谢东蕃候指点,他日杂家若有出头之日,必不忘东蕃候今日指点之恩,杂家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就朝身后的太监们挥挥手,带着他们头也不回地撤走了。
杨涟见郭致远三言两语就把李进忠等人打发走了十分诧异,有些狐疑地望着郭致远道:“你到底和他说了什么?他怎肯如此轻易就罢手了?……”
郭致远微微一笑道:“没说什么,不过是晓以利害罢了,另外我也想劝杨大人一句,杨大人正气凛然令人钦佩,但此等阉人多心胸狭隘,还是不要得罪狠了,以免他日报复……”
杨涟不以为然地冷哼道:“我怕什么!此等阉人,祸国殃民,我岂能假以辞色?!……”,郭致远摇了摇头,也没再说什么了。
一行人匆匆赶到文华殿,此时首辅方从哲也带着其他的朝中大臣赶来了,群臣请朱由校坐了龙椅,再次进行了朝拜,朱由校就算是继位了,但按程序却还没完,毕竟皇帝登基这样的大礼,程序肯定是很繁琐的。
本来繁琐一点也不要紧,反正大臣们都在,于是有人就提议打铁趁热,把登基大礼一并完成了,可这个时候杨涟同志又开始犯轴了,坚决反对,说皇上的登基大典不能草率,必须选择黄道吉日,还当场让礼部的官员查了,说九月初六是黄道吉日,那就定九月初六了!
杨涟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是泰昌皇帝指定的顾命大臣,加上东林党人中和他一样的“轴人”不少,所以支持他的人也很多,方首辅又是个软性子,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一根筋的杨涟争论,也点头答应了。
这个时候郭致远就不得不站出来了,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像杨涟这样的东林党人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不惜生命,这样的品格固然可敬,但一旦他们坚持的方向发生错误时,反而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郭致远马上反对道:“此议不妥!夜长梦多,皇上登基宜早不宜迟,到九月初六还有六日,若是中间出了变故,岂非前功尽弃?!……”
杨涟脸色微微一变,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提议有问题了,却不愿向郭致远低头,兀自强辩道:“皇上在我们手里,能有何变故?!……”
好在这时又有一个人来了,这个人就是都察院巡城御史左光斗!左光斗和杨涟后来同列“东林六君子”,一起惨死狱中,可算是生死战友,关系自然是极好的,而往往是这种关系极好的知己之间,说话没有常人之间的虚伪客套,所以他就不像郭致远那么客气了,直接冲出来,对着杨涟脸上啐了一口唾沫,怒斥道:“愚不可及!皇上必须夜宿宫中,我等能夜宿宫中吗?我等一走,那李选侍若是再将皇上抢走,挟天子以令群臣,到时候该如何是好?枉你还是顾命大臣,若是因此误了大事你对得起先皇吗?!……”
杨涟被左光斗彻底啐醒了,惊出一身冷汗,连忙道:“是我错了,皇上登基宜早不宜迟,马上完成登基大礼!……”
在原本的历史上,天启皇帝确实是拖到九月初六才登基的,中间支持李选侍的势力和东林党人之间为了争夺对天启皇帝的控制权又进行了好一番博弈斗争,其中凶险之处史书介绍不详,这也是“移宫案”被后世称为疑案的原因,不过现在因为郭致远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历史发生了微小的改变,天启皇帝提前六天登基了!
不过魏忠贤虽然心里愤怒到了极点,但却没有因此被激怒而丧失理智,反而因为杨涟正气凛然的怒斥犹豫起来了。此时的他可还不是后来不可一世的九千岁,他必须得考虑自己这样做的后果。
杨涟可没心思去管魏忠贤心里怎么想,见他依然没有让路,就准备继续痛骂他,这时郭致远却走过来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杨大人,不如让我来试试……”
郭致远之所以站出来一是不想杨涟把魏忠贤得罪狠了,重导历史的惨剧,更不想看到东林党和阉党的党争加速明朝的败亡,二是他要想在天启朝获得话语权,就免不了要和魏忠贤这位未来天启朝的实际掌控者打交道,趁现在魏忠贤还未掌权接触一下也好。
杨涟诧异地望了郭致远一眼,冷哼了一声,不过倒是没有再骂了,毕竟能把朱由校从乾清宫抢出来全是郭致远的功劳,如果他能说服李进忠让路自是最好不过。
郭致远走到魏忠贤面前,客气地拱拱手道:“这位公公,能否借一步说话……”
魏忠贤却是听说过郭致远的名气的,方才郭致远吼开宫门的时候他就门后,加上郭致远方才在乾清宫中的表现也十分抢眼,让他印象深刻,见郭致远对他如此客气倒是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走到一边,躬身还礼道:“候爷有何赐教?……”
郭致远微微一笑道:“赐教不敢当,我观公公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未来必定不可限量,对如今的形势想必也看得十分清楚,无论公公能否拦住我等,皇长子是肯定是要继位的,现在皇长子还年幼,李选侍或许还能控制一二,但待他成年之后,李选侍还能控制他吗?到时他若追究起今日公公阻拦他登基继位之事来,公公又当如何自处啊?……”
魏忠贤先是被郭致远戴了一顶高帽喜上眉梢,又被他晓以利害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朝郭致远躬身行礼道:“多谢东蕃候指点,他日杂家若有出头之日,必不忘东蕃候今日指点之恩,杂家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就朝身后的太监们挥挥手,带着他们头也不回地撤走了。
杨涟见郭致远三言两语就把李进忠等人打发走了十分诧异,有些狐疑地望着郭致远道:“你到底和他说了什么?他怎肯如此轻易就罢手了?……”
郭致远微微一笑道:“没说什么,不过是晓以利害罢了,另外我也想劝杨大人一句,杨大人正气凛然令人钦佩,但此等阉人多心胸狭隘,还是不要得罪狠了,以免他日报复……”
杨涟不以为然地冷哼道:“我怕什么!此等阉人,祸国殃民,我岂能假以辞色?!……”,郭致远摇了摇头,也没再说什么了。
一行人匆匆赶到文华殿,此时首辅方从哲也带着其他的朝中大臣赶来了,群臣请朱由校坐了龙椅,再次进行了朝拜,朱由校就算是继位了,但按程序却还没完,毕竟皇帝登基这样的大礼,程序肯定是很繁琐的。
本来繁琐一点也不要紧,反正大臣们都在,于是有人就提议打铁趁热,把登基大礼一并完成了,可这个时候杨涟同志又开始犯轴了,坚决反对,说皇上的登基大典不能草率,必须选择黄道吉日,还当场让礼部的官员查了,说九月初六是黄道吉日,那就定九月初六了!
杨涟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是泰昌皇帝指定的顾命大臣,加上东林党人中和他一样的“轴人”不少,所以支持他的人也很多,方首辅又是个软性子,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一根筋的杨涟争论,也点头答应了。
这个时候郭致远就不得不站出来了,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像杨涟这样的东林党人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不惜生命,这样的品格固然可敬,但一旦他们坚持的方向发生错误时,反而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郭致远马上反对道:“此议不妥!夜长梦多,皇上登基宜早不宜迟,到九月初六还有六日,若是中间出了变故,岂非前功尽弃?!……”
杨涟脸色微微一变,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提议有问题了,却不愿向郭致远低头,兀自强辩道:“皇上在我们手里,能有何变故?!……”
好在这时又有一个人来了,这个人就是都察院巡城御史左光斗!左光斗和杨涟后来同列“东林六君子”,一起惨死狱中,可算是生死战友,关系自然是极好的,而往往是这种关系极好的知己之间,说话没有常人之间的虚伪客套,所以他就不像郭致远那么客气了,直接冲出来,对着杨涟脸上啐了一口唾沫,怒斥道:“愚不可及!皇上必须夜宿宫中,我等能夜宿宫中吗?我等一走,那李选侍若是再将皇上抢走,挟天子以令群臣,到时候该如何是好?枉你还是顾命大臣,若是因此误了大事你对得起先皇吗?!……”
杨涟被左光斗彻底啐醒了,惊出一身冷汗,连忙道:“是我错了,皇上登基宜早不宜迟,马上完成登基大礼!……”
在原本的历史上,天启皇帝确实是拖到九月初六才登基的,中间支持李选侍的势力和东林党人之间为了争夺对天启皇帝的控制权又进行了好一番博弈斗争,其中凶险之处史书介绍不详,这也是“移宫案”被后世称为疑案的原因,不过现在因为郭致远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历史发生了微小的改变,天启皇帝提前六天登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