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宁的担忧,刘仁轨自然理解,也正是因为苏宁有这种担忧,刘仁轨才觉得自己这样的做法是十拿九稳的,如果苏宁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他的求官行动就要向其他大佬们进行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决定把自己和苏宁绑在一起,因为他对于那个职位是志在必得的,哪怕十年不回陆地,他也在所不惜。
他这样想,苏宁自然也明白,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大家其实是一拍即合的,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
苏宁决定接纳刘仁轨作为自己阵营的人,不仅仅是对于历史上这位人物的成就,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关键这还是经过了纵横之术强化过后的刘仁轨,最是适合做一个开创者了,他的开创进取精神是苏宁非常看好的。
担任海州刺史就是要这样子的。
科举制度刚刚创立没有多久,大家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势,没办法很快的就进入按照考试名次来安排官位,基本上你要做官还是需要人举荐,于是就是说需要皇帝身边比较亲近的人举荐,这大体上和三国时期的一个人举荐另外一个人的方式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稍微有所改变而已,世家大族崛起之后垄断了官位。
现在世家大族被一锅炒,官员的选拔问题上已经失去了最大的阻力,李二陛下极力地将这种权力收归自身,基本上重要职位的任命权都要经过李二陛下的首肯才可以被接受,些许小事他不会在意。就好象唐玄宗主动放权,甚至把一些低级官吏的任免权都主动交给了姚崇,李家皇帝都不是权力狂人,没有惊悚的聚拢权力的情况发生,这也是朝政较为宽松的原因之一。
要是像朱元璋那样收拢权力,像雍正皇帝那样设立军机处把君主**推向顶峰,大唐还会有现在蓬勃的活力吗?权利是否分散在很多人的手中,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政权是否具有活力的象征,一个人把握着太多的权力,下面人都没有权力没有事情做。那么只能贪污**打发时间了。
不过大事情上只要不是汉献帝那种傀儡君王或者说是晋惠帝那种低智商帝王的话。就没有皇帝会放手,李二陛下不是汉献帝,更不是晋惠帝,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悍帝王。对于他而言。小事情没有必要在意。大事情没有可能不在意,也就是说呢,官员任免。尤其是地方上一些实权官员的任免,他肯定是要过问的。
更别说吐蕃那种刚刚经历完战争需要大精力去统治的新领土,以及海外的蛮荒之地,之前几乎没有中原帝王染指过的海州,那都是需要他用很大的精力去安排的,正如同苏宁所预料的,海州相当于一个实验地区,因为不仅仅是扬州有港口,广州的港口现在更加热门好吗?皇室的几个王现在都开始打广州的注意了,害得他不得不和冯盎展开交流了。
毕竟人家的家族是保境安民的英雄家族,南北朝大乱时期多亏了冼夫人带领冯家抱住了岭南的安全,并且一力保证华夏领土完整,在陈朝隋朝两朝,冼夫人都上表称臣,隋末大乱,冯盎保境安民,大唐定鼎天下之后有人劝他学习赵佗立南越国对抗大唐,以待时机变换,出兵中原,定鼎天下,冯盎拒绝,遣使入朝臣服。
武德四年,其以岭南二十州地归附大唐,李渊阁下授予他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管领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个州;贞观五年,赴长安朝见李二陛下,当初苏宁的味仙居还被下令强制带走了二十大厨为冯盎准备膳食,最后只有十个人回来,自己也被强制带到了御膳房监管,虽然没见到冯盎,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李二陛下对冯盎的在意。
在那不久之后,罗、窦诸峒叛,冯盎奉命率部为先锋前去平叛,一马当先连发七箭伤7人,叛众惊而败走,岭南遂恢复安定。贞观二十年病逝于高州任上,被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无论是归附唐朝之前还是归附唐朝之后,他都是岭南的实际掌控者,大唐没有往岭南他的领地派遣行政官员,他也没有造反,一直照看着岭南,直到病死,算是一员忠贞之臣,岭南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不过那是另一个时空了,岭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只要不造反,没人愿意多看它一眼,但是在这个时空里面,岭南火了。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钱,就是为了广州船队进击南洋所获得的那如山一般堆积起来的大量香料,香料在大唐可是奢侈品,只要你有,会有无数人挥舞着钞票向你订购,因为这玩意儿现在除了贵族没人用得起,所以价格相当高昂,简直是高到了一定程度,那些从南洋回来一夜暴富的人们还不断的散播消息说那里还有更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消息传来,苏宁不得不下令张无悔带着扬州审计司主力人马赶赴广州,控制住局面,协助市舶司开始进行收税和控制的管理,绝对不能放任情况继续混乱下去,还有就是绝对不能放任那些要去南洋诸岛上捞金的人对南洋海岛上的原住民无限制的屠杀,他们可都是珍贵的劳动力,这一切必须要约法三章才可以。
还有一点,市舶司传来的消息,冯盎也派人向市舶司报备,要求出海行商,第一波出海的时候冯盎还多有不屑,认为这不过是胡闹而已,一个小家伙的一番话就能把你们弄的神志不清,到时候死伤惨重可不要怪我,据说他还准备了一支船队准备去救人的,谁知道人没有救回来,也不需要救回来,他们带着整船整船的香料胜利归来了。
冯盎顿时就愣住了。关于苏宁,他有些印象,贞观五年去朝廷朝见的时候,吃了一顿从没吃过的美食,多问了一句这是什么美食,李二陛下很骄傲的说是苏宁弄出来的美食,三原县侯,冯盎点点头,顺手就把十个苏宁府上的大厨带走了,但是没把苏宁放在心上。
这一点显然让苏宁非常不爽。而且目前广州异常混乱。到处都是吵吵嚷嚷着要求组成团队出海寻宝的人们,广州刺史弹压不及时,而且出于对冯盎的顾忌,朝廷官员入岭南是基本上不带兵马的。兵马都在长沙。而岭南的治安是归冯盎的。可是此时冯盎似乎并不打算对此乱局多加整治,以至于市舶司和审计司分局人手不足,几近瘫痪。多次向朝廷求援。
很多人对于市舶司和审计司的乌龟行为深为不爽,争吵谩骂者不计其数,要求出海者不乏岭南豪族及江南士族之家人,仗势无视法规,无视朝廷明令者甚多,乃至于三天之内,偷渡下海者数百,船只数十,余者甚至冲击审计司和市舶司衙门,情况极为混乱。
李二陛下得知大怒,急传苏宁,苏宁得知亦是大怒不已,立刻建议李二陛下直接下令给冯盎,命令官兵立刻封锁港口,不允许片板下海,广州海军立刻封锁海岸线,追击之前私自下海者,遇到私自下海者一律逮捕,押到广州闹市斩立决!
冯盎步兵立刻控制住局面,将蓄意滋事者,冲击衙门者,聚众闹事者系数逮捕,不服法度者斩立决,必须要把混乱的局面控制住,一群王八蛋,见到钱眼睛都红了,冯盎搞不好也在里面浑水摸鱼,估计第一波下海没跟上让他很不爽。
苏宁才不爽呢,老家伙不要脸,抢了我十个大厨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李二陛下表示这样很好,即刻传令,另外加封张无悔为钦差使臣,到广州之后总览一切出海事物,拥有先斩后奏之权;市舶司早就划归审计司管辖,苏宁立刻下令广州市舶司、审计司关闭,即日起不再下发出海凭证,在此之前获得出海凭证者也不允许下海。
在审计司员外郎兼钦差张无悔赶赴广州之前,所有人皆不得下海,所有船队皆不得出动,待得广州市舶司和审计司恢复运营之后按照秩序一个一个来,不允许插队闹事,但凡有违者,斩立决!
对于这种混乱的情况,就要用钢刀给它降降温,这是闹事的开端,要是不在这个时候把秩序给安排好了,广州的大乱就要由此开始了,朝廷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树立绝对的威信,没有朝廷允许不允许下海,就这么简单。
张无悔得令之后加快行程,估计十天之内就可以抵达广州城,李二陛下的召令乃是八百里加急传到广州,令高州总管、耿国公冯盎统步兵封锁港口,不允许片板下海,顺便严惩之前寻衅滋事者,不得有误;令广州海军第一任大总管兼交州刺史李大亮率海军战舰封锁广州海岸线,追捕私下下海者,一旦发现有人偷偷下海,立刻击其船,活捉其人,押赴广州闹市斩首示众。
令审计司、市舶司即日起停止办公,直到审计司员外郎兼钦差张无悔抵达之日,按照张无悔之命令行事,张无悔明确命令海商可以下海之前,不允许任何人寻衅滋事,冯盎要命令军队严守市舶司、审计司之大门,一旦发现有人意图不轨,即刻逮捕,情节严重者斩首示众,绝不手软留情!
这些人的脑浆都沸腾了!要好好儿的降降温!
李大亮是李二陛下非常信任的一员老将和老臣,早在隋末就为李唐服务,深得两代帝王信任,而且之前曾在江南岭南多地平叛任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此次广州海军成立之后,李二陛下立刻下令李大亮担任广州南海海军第一任大总管兼旧职交州刺史,总领南海海军,管束海商行商规范,维持治安,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紧急出动,不需要征得李二陛下的允许。
李大亮也无愧于李二陛下的信任,动乱之初就接受了广州刺史的请求,冯盎虽然出兵了,但是他的出海请求也被中止了,显然很不爽,于是李大亮就出动海军,严令成军不久的南海海军一百六十七艘战船封锁广州海岸线,对私自下海之船队一律进行逮捕,船只归公,船员羁押,正不知该如何处置,李二陛下的诏书抵达了,李大亮立刻亲自带领海军五百将士押解两百七十七个私自下海者进入广州城,杀一儆百!(未完待续……)
他这样想,苏宁自然也明白,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大家其实是一拍即合的,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
苏宁决定接纳刘仁轨作为自己阵营的人,不仅仅是对于历史上这位人物的成就,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关键这还是经过了纵横之术强化过后的刘仁轨,最是适合做一个开创者了,他的开创进取精神是苏宁非常看好的。
担任海州刺史就是要这样子的。
科举制度刚刚创立没有多久,大家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势,没办法很快的就进入按照考试名次来安排官位,基本上你要做官还是需要人举荐,于是就是说需要皇帝身边比较亲近的人举荐,这大体上和三国时期的一个人举荐另外一个人的方式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稍微有所改变而已,世家大族崛起之后垄断了官位。
现在世家大族被一锅炒,官员的选拔问题上已经失去了最大的阻力,李二陛下极力地将这种权力收归自身,基本上重要职位的任命权都要经过李二陛下的首肯才可以被接受,些许小事他不会在意。就好象唐玄宗主动放权,甚至把一些低级官吏的任免权都主动交给了姚崇,李家皇帝都不是权力狂人,没有惊悚的聚拢权力的情况发生,这也是朝政较为宽松的原因之一。
要是像朱元璋那样收拢权力,像雍正皇帝那样设立军机处把君主**推向顶峰,大唐还会有现在蓬勃的活力吗?权利是否分散在很多人的手中,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政权是否具有活力的象征,一个人把握着太多的权力,下面人都没有权力没有事情做。那么只能贪污**打发时间了。
不过大事情上只要不是汉献帝那种傀儡君王或者说是晋惠帝那种低智商帝王的话。就没有皇帝会放手,李二陛下不是汉献帝,更不是晋惠帝,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悍帝王。对于他而言。小事情没有必要在意。大事情没有可能不在意,也就是说呢,官员任免。尤其是地方上一些实权官员的任免,他肯定是要过问的。
更别说吐蕃那种刚刚经历完战争需要大精力去统治的新领土,以及海外的蛮荒之地,之前几乎没有中原帝王染指过的海州,那都是需要他用很大的精力去安排的,正如同苏宁所预料的,海州相当于一个实验地区,因为不仅仅是扬州有港口,广州的港口现在更加热门好吗?皇室的几个王现在都开始打广州的注意了,害得他不得不和冯盎展开交流了。
毕竟人家的家族是保境安民的英雄家族,南北朝大乱时期多亏了冼夫人带领冯家抱住了岭南的安全,并且一力保证华夏领土完整,在陈朝隋朝两朝,冼夫人都上表称臣,隋末大乱,冯盎保境安民,大唐定鼎天下之后有人劝他学习赵佗立南越国对抗大唐,以待时机变换,出兵中原,定鼎天下,冯盎拒绝,遣使入朝臣服。
武德四年,其以岭南二十州地归附大唐,李渊阁下授予他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管领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个州;贞观五年,赴长安朝见李二陛下,当初苏宁的味仙居还被下令强制带走了二十大厨为冯盎准备膳食,最后只有十个人回来,自己也被强制带到了御膳房监管,虽然没见到冯盎,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李二陛下对冯盎的在意。
在那不久之后,罗、窦诸峒叛,冯盎奉命率部为先锋前去平叛,一马当先连发七箭伤7人,叛众惊而败走,岭南遂恢复安定。贞观二十年病逝于高州任上,被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无论是归附唐朝之前还是归附唐朝之后,他都是岭南的实际掌控者,大唐没有往岭南他的领地派遣行政官员,他也没有造反,一直照看着岭南,直到病死,算是一员忠贞之臣,岭南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不过那是另一个时空了,岭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只要不造反,没人愿意多看它一眼,但是在这个时空里面,岭南火了。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钱,就是为了广州船队进击南洋所获得的那如山一般堆积起来的大量香料,香料在大唐可是奢侈品,只要你有,会有无数人挥舞着钞票向你订购,因为这玩意儿现在除了贵族没人用得起,所以价格相当高昂,简直是高到了一定程度,那些从南洋回来一夜暴富的人们还不断的散播消息说那里还有更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消息传来,苏宁不得不下令张无悔带着扬州审计司主力人马赶赴广州,控制住局面,协助市舶司开始进行收税和控制的管理,绝对不能放任情况继续混乱下去,还有就是绝对不能放任那些要去南洋诸岛上捞金的人对南洋海岛上的原住民无限制的屠杀,他们可都是珍贵的劳动力,这一切必须要约法三章才可以。
还有一点,市舶司传来的消息,冯盎也派人向市舶司报备,要求出海行商,第一波出海的时候冯盎还多有不屑,认为这不过是胡闹而已,一个小家伙的一番话就能把你们弄的神志不清,到时候死伤惨重可不要怪我,据说他还准备了一支船队准备去救人的,谁知道人没有救回来,也不需要救回来,他们带着整船整船的香料胜利归来了。
冯盎顿时就愣住了。关于苏宁,他有些印象,贞观五年去朝廷朝见的时候,吃了一顿从没吃过的美食,多问了一句这是什么美食,李二陛下很骄傲的说是苏宁弄出来的美食,三原县侯,冯盎点点头,顺手就把十个苏宁府上的大厨带走了,但是没把苏宁放在心上。
这一点显然让苏宁非常不爽。而且目前广州异常混乱。到处都是吵吵嚷嚷着要求组成团队出海寻宝的人们,广州刺史弹压不及时,而且出于对冯盎的顾忌,朝廷官员入岭南是基本上不带兵马的。兵马都在长沙。而岭南的治安是归冯盎的。可是此时冯盎似乎并不打算对此乱局多加整治,以至于市舶司和审计司分局人手不足,几近瘫痪。多次向朝廷求援。
很多人对于市舶司和审计司的乌龟行为深为不爽,争吵谩骂者不计其数,要求出海者不乏岭南豪族及江南士族之家人,仗势无视法规,无视朝廷明令者甚多,乃至于三天之内,偷渡下海者数百,船只数十,余者甚至冲击审计司和市舶司衙门,情况极为混乱。
李二陛下得知大怒,急传苏宁,苏宁得知亦是大怒不已,立刻建议李二陛下直接下令给冯盎,命令官兵立刻封锁港口,不允许片板下海,广州海军立刻封锁海岸线,追击之前私自下海者,遇到私自下海者一律逮捕,押到广州闹市斩立决!
冯盎步兵立刻控制住局面,将蓄意滋事者,冲击衙门者,聚众闹事者系数逮捕,不服法度者斩立决,必须要把混乱的局面控制住,一群王八蛋,见到钱眼睛都红了,冯盎搞不好也在里面浑水摸鱼,估计第一波下海没跟上让他很不爽。
苏宁才不爽呢,老家伙不要脸,抢了我十个大厨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李二陛下表示这样很好,即刻传令,另外加封张无悔为钦差使臣,到广州之后总览一切出海事物,拥有先斩后奏之权;市舶司早就划归审计司管辖,苏宁立刻下令广州市舶司、审计司关闭,即日起不再下发出海凭证,在此之前获得出海凭证者也不允许下海。
在审计司员外郎兼钦差张无悔赶赴广州之前,所有人皆不得下海,所有船队皆不得出动,待得广州市舶司和审计司恢复运营之后按照秩序一个一个来,不允许插队闹事,但凡有违者,斩立决!
对于这种混乱的情况,就要用钢刀给它降降温,这是闹事的开端,要是不在这个时候把秩序给安排好了,广州的大乱就要由此开始了,朝廷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树立绝对的威信,没有朝廷允许不允许下海,就这么简单。
张无悔得令之后加快行程,估计十天之内就可以抵达广州城,李二陛下的召令乃是八百里加急传到广州,令高州总管、耿国公冯盎统步兵封锁港口,不允许片板下海,顺便严惩之前寻衅滋事者,不得有误;令广州海军第一任大总管兼交州刺史李大亮率海军战舰封锁广州海岸线,追捕私下下海者,一旦发现有人偷偷下海,立刻击其船,活捉其人,押赴广州闹市斩首示众。
令审计司、市舶司即日起停止办公,直到审计司员外郎兼钦差张无悔抵达之日,按照张无悔之命令行事,张无悔明确命令海商可以下海之前,不允许任何人寻衅滋事,冯盎要命令军队严守市舶司、审计司之大门,一旦发现有人意图不轨,即刻逮捕,情节严重者斩首示众,绝不手软留情!
这些人的脑浆都沸腾了!要好好儿的降降温!
李大亮是李二陛下非常信任的一员老将和老臣,早在隋末就为李唐服务,深得两代帝王信任,而且之前曾在江南岭南多地平叛任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此次广州海军成立之后,李二陛下立刻下令李大亮担任广州南海海军第一任大总管兼旧职交州刺史,总领南海海军,管束海商行商规范,维持治安,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紧急出动,不需要征得李二陛下的允许。
李大亮也无愧于李二陛下的信任,动乱之初就接受了广州刺史的请求,冯盎虽然出兵了,但是他的出海请求也被中止了,显然很不爽,于是李大亮就出动海军,严令成军不久的南海海军一百六十七艘战船封锁广州海岸线,对私自下海之船队一律进行逮捕,船只归公,船员羁押,正不知该如何处置,李二陛下的诏书抵达了,李大亮立刻亲自带领海军五百将士押解两百七十七个私自下海者进入广州城,杀一儆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