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刘知行无眠。
但次日一早,他却照常起床,洗漱,吃了早饭之后,坐上软轿子,往王宫去办公。
一如往常。
最近汉国太平,连海军与扶桑海军的战争,也消停了不少,只限于小规模冲突。
内阁大臣的工作量,相应减少了不少。
同样。今天也是督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的日子。张海平心不在焉,频频看向了刘知行,数次欲言又止。
刘知行是当朝首辅,威望极高。他早年的事迹,也都传开,有些事情,被引为美谈。
比如他明明聪明绝顶,但却放弃了科举,学习如何治国、治军、守城等等。在辽东覆灭之前来看,刘知行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读书人。
但是在辽东覆灭之后,汉朝建立来看。刘知行绝对是明智绝伦。
张海平也被动的接收到了很多的信息,知道刘知行的老师,张晨涉案其中。
大王说过了。
执行计划的人。杀头,抄家,家属发配给有司,做官婢。
“刘大人竟然这么镇定。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不应该啊,刘大人虽然沉稳,但也是个热心肠的人。不应该对自己的老师不闻不问。如果他向大王求个恩典,问题应该不大。”
张海平心中暗道。
“张大人。张大人。”就在张海平走神的时候,刘知行抬头叫张海平,第一声张海平没有反应,他便皱着眉头,叫了第二声。
“刘大人。”张海平反应过来,尴尬一笑,抱拳说道。
“张大人。这是幽燕总督吕声的折子。说是今年汉江水位暴涨,许多县遭了灾。这是名单。他请求朝廷,免了这些县的税赋。并准他打开粮仓,准备救灾。”
刘知行把一封折子,递给了张海平,沉声说道。
张海平闻言顿时凛然,打开了折子看了一眼,说道:“好。”
又经过李勇的同意,刘知行用笔在折子上写了建议。然后派遣了太监入宫,把这封折子与其他重要的折子一起,先送入宫中,让吴年批阅。
救灾如救火,不可不快。
“今年辽东的降水略少。各地出现了轻微的旱灾。没想到高句丽汉江那边,却是出现了水灾。这国家大了,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有。楚国的疆域这么庞大,朝廷又是无能,难怪天南地北,各种问题频出。”
李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之后,感慨了一声道。
“李大人说的对。汉国不过九府之地。楚国有我们的十倍大小。这各种事情,多到无法想象。”张海平点了点头,说道。
“凡事有利有弊。”刘知行却摇头说道。
“噢。刘大人这话怎么说?”张海平好奇道。
“以前我们辽东旱灾。全境绝收。如果不是京极雪里的帮助,我们别说是有现在的风光了。有可能早就已经败亡。疆域太小,一旦粮食出了问题,就是要命的问题了。现在我们有了高句丽。可以分担风险。”
“比如说这一次高句丽水灾。如果吕声可以自己解决,就让他自己解决。如果实在严重,可以调拨辽东的粮食过去。”
刘知行说道。
“刘大人说的是。”张海平醒悟过来,点了点头道。
他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只是刘知行说“凡事有利有弊”的时候,没往这个方向上想。
三人一如往常,在这文华殿内办公。也偷得一点清闲,喝口茶,聊谈一会儿。
李勇年岁上来了,偶尔会精力不济,躺在榻上小睡。
张海平、刘知行、吴年都是默许的。吴年时不时的还会派遣太监,送来宫中御膳房准备的珍馐,生怕三人饿了肚子。
至于张海平的目光,刘知行哪里会不明白?
他的内心,已经焦虑的不行。
老师。他会怎么样呢?
大王。大王。
刑部衙门,审问犯人的大堂内。
刑部尚书陆谦、大理寺卿朱建明、督察院左都御史汪由校三司会审,外加皇城司的陈家贵,在旁辅佐。
大堂内,摆放了四张官案。
以督察院汪由校为尊,但这里毕竟是刑部的地盘,因而刑部尚书坐了主位。
这些人都不是科举出身,但跟随吴年扶摇直上。帮着刘知行等人处理后方事务,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
却也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精明强干的人。
而且还有皇城司明暗调查,一切都是水落石出。
刑部尚书陆谦一拍惊堂木,下令衙役把囚犯,分三批带上来。
按照吴年的决断。
不知情的。
抄家,但保留书籍。发配前往高句丽,每个男丁分给五亩田。
知情的人或杀,或充军,家属流放高句丽。
执行计划的人,全部处死,家属做官婢。
也就是妻儿给人为奴。
受到判决的后,犯人无一不是脸色煞白,有人两腿发软,有人嚎啕大哭,有人大声争辩,哀求。
“请大人明鉴,请大人明鉴啊。我只是想拿回祖产。不是要动摇朝廷啊。请大人明鉴。”
对于这些争辩,哀求。四个官儿都是神色平静,虽然不知情,有些冤枉,但既然参加了这件事情,那就得付出代价。
比如说刘知行的老师张晨。
他的小儿子张永是执行计划的人,因而张永判杀,张家其余家眷,成为别人的奴婢。
这批人最少。
堂下只有十余人。
当陆谦雄厚的声音落下之后,在场的囚犯,都是面如死灰,然后疯狂挣扎了起来。
“大人。大人。”
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都是不想死,也不想看到儿孙成为别人奴婢。妻妾成为别人玩物。
对于这些人,四个官儿连同情都没有。
张晨、张忠、张永父子三人都是面如死灰。张晨、张忠父子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却没有说话。
张永跟着那些喊冤的人,也是挣扎着,喊叫着,求饶着。
磕破了头,都没有人回应他。
“完了。全完了。”张晨坐在地上,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胸口,哭泣不已。
“连知行也救不了我们吗?汉王,汉王的眼里,果然是揉不得沙子。”张忠的心中绝望道。
便在这时,密集的脚步声响起。
张震在大批的大内侍卫的簇拥下,手持一卷明黄圣旨,进入了大堂。
张震左手拿着圣旨,往中央一站,威风凛凛道:“大王有旨。都察院左都御史汪由校、刑部尚书陆谦、大理寺卿朱建明、都督皇城司陈家贵接旨。”
但次日一早,他却照常起床,洗漱,吃了早饭之后,坐上软轿子,往王宫去办公。
一如往常。
最近汉国太平,连海军与扶桑海军的战争,也消停了不少,只限于小规模冲突。
内阁大臣的工作量,相应减少了不少。
同样。今天也是督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的日子。张海平心不在焉,频频看向了刘知行,数次欲言又止。
刘知行是当朝首辅,威望极高。他早年的事迹,也都传开,有些事情,被引为美谈。
比如他明明聪明绝顶,但却放弃了科举,学习如何治国、治军、守城等等。在辽东覆灭之前来看,刘知行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读书人。
但是在辽东覆灭之后,汉朝建立来看。刘知行绝对是明智绝伦。
张海平也被动的接收到了很多的信息,知道刘知行的老师,张晨涉案其中。
大王说过了。
执行计划的人。杀头,抄家,家属发配给有司,做官婢。
“刘大人竟然这么镇定。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不应该啊,刘大人虽然沉稳,但也是个热心肠的人。不应该对自己的老师不闻不问。如果他向大王求个恩典,问题应该不大。”
张海平心中暗道。
“张大人。张大人。”就在张海平走神的时候,刘知行抬头叫张海平,第一声张海平没有反应,他便皱着眉头,叫了第二声。
“刘大人。”张海平反应过来,尴尬一笑,抱拳说道。
“张大人。这是幽燕总督吕声的折子。说是今年汉江水位暴涨,许多县遭了灾。这是名单。他请求朝廷,免了这些县的税赋。并准他打开粮仓,准备救灾。”
刘知行把一封折子,递给了张海平,沉声说道。
张海平闻言顿时凛然,打开了折子看了一眼,说道:“好。”
又经过李勇的同意,刘知行用笔在折子上写了建议。然后派遣了太监入宫,把这封折子与其他重要的折子一起,先送入宫中,让吴年批阅。
救灾如救火,不可不快。
“今年辽东的降水略少。各地出现了轻微的旱灾。没想到高句丽汉江那边,却是出现了水灾。这国家大了,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有。楚国的疆域这么庞大,朝廷又是无能,难怪天南地北,各种问题频出。”
李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之后,感慨了一声道。
“李大人说的对。汉国不过九府之地。楚国有我们的十倍大小。这各种事情,多到无法想象。”张海平点了点头,说道。
“凡事有利有弊。”刘知行却摇头说道。
“噢。刘大人这话怎么说?”张海平好奇道。
“以前我们辽东旱灾。全境绝收。如果不是京极雪里的帮助,我们别说是有现在的风光了。有可能早就已经败亡。疆域太小,一旦粮食出了问题,就是要命的问题了。现在我们有了高句丽。可以分担风险。”
“比如说这一次高句丽水灾。如果吕声可以自己解决,就让他自己解决。如果实在严重,可以调拨辽东的粮食过去。”
刘知行说道。
“刘大人说的是。”张海平醒悟过来,点了点头道。
他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只是刘知行说“凡事有利有弊”的时候,没往这个方向上想。
三人一如往常,在这文华殿内办公。也偷得一点清闲,喝口茶,聊谈一会儿。
李勇年岁上来了,偶尔会精力不济,躺在榻上小睡。
张海平、刘知行、吴年都是默许的。吴年时不时的还会派遣太监,送来宫中御膳房准备的珍馐,生怕三人饿了肚子。
至于张海平的目光,刘知行哪里会不明白?
他的内心,已经焦虑的不行。
老师。他会怎么样呢?
大王。大王。
刑部衙门,审问犯人的大堂内。
刑部尚书陆谦、大理寺卿朱建明、督察院左都御史汪由校三司会审,外加皇城司的陈家贵,在旁辅佐。
大堂内,摆放了四张官案。
以督察院汪由校为尊,但这里毕竟是刑部的地盘,因而刑部尚书坐了主位。
这些人都不是科举出身,但跟随吴年扶摇直上。帮着刘知行等人处理后方事务,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
却也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精明强干的人。
而且还有皇城司明暗调查,一切都是水落石出。
刑部尚书陆谦一拍惊堂木,下令衙役把囚犯,分三批带上来。
按照吴年的决断。
不知情的。
抄家,但保留书籍。发配前往高句丽,每个男丁分给五亩田。
知情的人或杀,或充军,家属流放高句丽。
执行计划的人,全部处死,家属做官婢。
也就是妻儿给人为奴。
受到判决的后,犯人无一不是脸色煞白,有人两腿发软,有人嚎啕大哭,有人大声争辩,哀求。
“请大人明鉴,请大人明鉴啊。我只是想拿回祖产。不是要动摇朝廷啊。请大人明鉴。”
对于这些争辩,哀求。四个官儿都是神色平静,虽然不知情,有些冤枉,但既然参加了这件事情,那就得付出代价。
比如说刘知行的老师张晨。
他的小儿子张永是执行计划的人,因而张永判杀,张家其余家眷,成为别人的奴婢。
这批人最少。
堂下只有十余人。
当陆谦雄厚的声音落下之后,在场的囚犯,都是面如死灰,然后疯狂挣扎了起来。
“大人。大人。”
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都是不想死,也不想看到儿孙成为别人奴婢。妻妾成为别人玩物。
对于这些人,四个官儿连同情都没有。
张晨、张忠、张永父子三人都是面如死灰。张晨、张忠父子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却没有说话。
张永跟着那些喊冤的人,也是挣扎着,喊叫着,求饶着。
磕破了头,都没有人回应他。
“完了。全完了。”张晨坐在地上,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胸口,哭泣不已。
“连知行也救不了我们吗?汉王,汉王的眼里,果然是揉不得沙子。”张忠的心中绝望道。
便在这时,密集的脚步声响起。
张震在大批的大内侍卫的簇拥下,手持一卷明黄圣旨,进入了大堂。
张震左手拿着圣旨,往中央一站,威风凛凛道:“大王有旨。都察院左都御史汪由校、刑部尚书陆谦、大理寺卿朱建明、都督皇城司陈家贵接旨。”